本文是威胁猎人(微信公众号:Threathunter)原创文章,媒体或商业转载请联系授权。

上期聊到互联网大公司的周围环绕着众多随时掠食的黑灰产从业者,也不乏被黑灰产直接干倒的正规公司。本期就从恶意流量来分析一下他们是谁?他们从哪来?

一. 恶意流量

1. 研究目标和方法

目标

互联网恶意流量涵盖范围极广,本文仅对下面两类对象进行攻击或恶意访问的流量进行分析。试图将国内部分黑灰产从业者进行规模化画像。

  • 大中型互联网公司

包括搜索、社交、电商、游戏、内容、O2O等领域。

  • 政府网站

方法

猎人君在网络上设置了许多蜜罐节点,捕获了大量恶意流量,并从中获取了众多攻击发起的真实IP地址,现将其中符合我们目标规则的部分抽取出来进行数据分析。

2. 恶意流量分类

从研究目标来看,针对目标对象的恶意流量主要存在以下几类:

撞库

包括判断账号存在和登录尝试。使用其它网站泄漏的用户名密码对在当前网站进行登录尝试,寻找可成功登陆的账号,并进行下一步的牟利行为。

作弊

使用大量账号,对各种社交、电商、视频、阅读等网站进行但不限于刷单、点赞、阅读、转发、评论、观看量等数据提升行为。

恶意爬虫

对网站有价值内容进行大量爬取,或竞争对手搜集信息,或其他恶意利用对方计算能力的行为。

其他

如晒号(定期登陆特定账号)、广告点击、拒绝服务攻击等。

3. 恶意流量规模

猎人君家的蜜罐网络每天能在全球捕获数亿次的恶意请求,而据猎人君的评估,全网每天大约有百亿次级别的恶意请求在发生。

二. 谁被攻击

1. 被攻击对象

1) 互联网公司

公司分布

从恶意流量的目标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分布情况:

  • 爬虫类:搜索引擎、资讯、电商类网站

  • 作弊类:微博、直播、视频、APP商店类网站

  • 撞库类:游戏公司

 

  • 业务类型分布

从恶意流量的业务类型来分,爬虫类占较大比例,作弊和撞库类都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2) 政府网站

对政府网站的恶意流量以爬虫为主,主要爬取公开对外查询接口的信息,并主要集中企业信息、工商信息、文书、信用、知识产权等方面。

2. 攻击规模和持续情况

抽取最近一周的攻击流量曲线,发现恶意流量非常稳定,流向大中型互联网公司的明确恶意请求,每天捕获量在6000万次左右,流向政府类爬虫每天在300万次浮动。

三. 被谁攻击

在猎人君前几期的文章《黑产大数据:全球撞库追踪》中曾研究过,在黑客攻击方面,和很多领域一样只分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国内的攻击方式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且对国内公司的攻击几乎都是国内黑客所为。

1. 海外来源

上述两类网站真正来自海外的攻击比较少,因为其中的灰色业务大多具有中国特色,基本都是国人通过海外代理进行攻击。从总恶意流量来看,针对国内大中型互联网公司的恶意流量来自海外的仅占2.5%,下面是来自海外部分的分布图:

2. 国内来源

目标为国内公司的恶意流量绝大多数源头IP都是来自国内,占97%以上,但相当一部分都会从海外绕道以进行隐藏,下面是拨开隐藏路径根据真实来源IP的分析结果:

网络来源

从恶意流量的来源IP来看,来自IDC机房的流量占了近2/3,国内几大云厂商或多或少都被恶意服务布置在云端,其中阿里云占比例最大,占到全部恶意流量来源的21%。而来自普通宽带用户的恶意流量占比37%。

地域来源

排除掉IDC机房,从来自普通宽带的攻击源来看,来自发达省份的居多,但有几个经济欠发达省份也贡献了大量的攻击来源,其中以河北、安徽、辽宁等比较明显,通常意味着这些地方存在专门从事相关恶意攻击的团伙。

团伙聚集

抽取部分被撞库网站近一周数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攻击来源地有明显的地区特征,通常列举出的几个城市会占到所有攻击流量的90%以上,绘制主要攻击来源关系图如下:

典型案例

以近一周某公司被撞库攻击作为典型案例,根据猎人君后台蜜罐网络的监控记录,共捕获到主要来自3个城市的70多万次对该公司的撞库攻击,几乎可以明显确定一共有3个团伙本周正在对该公司进行攻击,这还只是猎人君捕获到的攻击量,实际对该公司的攻击量至少是该数据的10倍以上。而这仅仅是互联网恶意流量的沧海一粟。

近一周某公司撞库攻击真实IP来源详情表:

写在最后

写到此处,突然觉得可以先收笔回味一番,其实还有太多内容可以写:

可以定位攻击各大公司的来源
可以评估每天多少账号被盗取
可以分析社交网络的虚假繁荣
可以研究爬虫公司的业务模式

……

但此时回头看看曾经觉得熟悉的互联网,却有了种撕裂感,正统互联网上充斥着过剩的讯息、无关痛痒的信息流、各种无意义的高大上,让人深感“多余的钱只会做多余的事”。而地下互联网业者们却做着一些定位精准、目标明确、快速高效的事情。

《一代宗师》中有句话“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回头来看黑灰产也一样,且不论黑白,其中蕴含的精准而专注的精神状态却是每个互联网从业者应该不断品味的。